策展人|黃志偉
藝術家|張登凱
畫家張登凱,打開他一張張曲捲的畫布,
攤開畫面,畫中的圖與像,
一會兒情景人物、小孩,一會兒風景或會動的靜物,
時而抽象、時而具體又時而表現,
顯現出各種混亂或稱為多元的樣貌。
這樣的創作表現顯示了一種讓人疑惑的狀態:
這位畫家怎麼了?是頭殼打到還是哪根筋錯亂!
經向畫家本人探問這些畫與畫彼此之間有甚麼連結嗎?
答案是沒有的,這樣更坐實了我觀看張登凱作品的問題性。
怎麼了?除了是這位畫家到底想幹嘛!怎麼了?
還有是畫與畫之間沒有連結,不可以嗎?
不過,我觀察到他的筆觸、運筆方式與用色調性,
在不同的題材內容和形式畫面中是有連結的,
而這樣的繪畫慣性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畫家的真實心境。
事實上,對張登凱來說,畫圖像是他自己能量的載體,
因此畫什麼都一樣!「畫什麼都一樣」帶著語病的這句話中也帶著偏執,
更存在著他那個時代的「尾音」,也因為這樣說不清的偏執的語病,畫畫,
這個生活的行動方案成了維持他內在平衡的重要功課。
因而,畫什麼都一樣,題材不是重點,
例如說一顆圖釘,好比一個考題,畫到最後決對不會是顆圖釘。
畫圖的追求是什麼?畫歡喜投注在畫面中的塗抹,
在生活中信手捻來的當下感覺!在繪畫中做自己,做出想做的自己會是什麼?
破格再破格,變化再變化,是那種不甚滿意的荒唐,曖昧的荒唐與愉悅的踰越。
踰越他的那個「我」的不清楚,變成一種未知狀態的離經,
都在畫面中隨著筆觸、色料、造形的交疊互撞而出魂雲遊,
讓自己看到變化後的「自己」,認真荒唐的我―自己。
本展以「曖昧的踰越」為題,
展出畫家張登凱近一、二年的油畫創作,
他用強烈的色光對比與相異的筆觸筆調,
甚至於落差極大的視覺維度,
來表現他所存在所觀看的世界、社會和家庭,
兒孫稚子的顯像讓親情的喜悅入畫,
中和著他荒謬、荒唐與曖昧的繪畫狀態和心緒表現,
這樣的畫面、這樣的繪畫探索頗讓人好奇,
也值得提出來與大眾分享,
共同觀察與思考當代繪畫的表現和可能性會走出些什麼?
文—黃志偉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專任副教授
開幕|4/20 14:30-15:30
座談|4/20 15:30-17:00 與談人:黃志偉、張登凱
展期|114/04/19 - 114/05/18 (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)
時間|週二 - 週日 09:00 - 17:30
地點|102展覽室